top of page

基金會沿革

成 立 緣 起

  三十餘年來,台灣地區事故傷害死亡之人數一直高居十大死因之第三位,直至民國八十七年才下降至第四位,而八十八年因九二一地震又再躍升至第二位。觀看世界上其他國家,大多是在第五位至第十位,這確實需要國人共同努力去研究及防治。
  去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2,347人死亡、11,305人受傷,損失慘重,此與災變事前準備之應變能力不足有重大關係。又最近風災、水災、空難…等災難不斷,造成國人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更顯示傷害防治及災難醫學的研究實是當務之急。
  因此本基金會聯合全國熱心事故傷害防治及災難醫學研究之機關團體及各界人士,協力推動全國事故傷害防治事業及研究,期望能繼續強化各種傷害防治的推動,我們相信台灣地區事故傷害的死亡率必可像其他已開發國家一樣,降至十大死因的第五名之後;期望能對災難醫學深入研究,當災難發生時能即時搶救及預防傷害,必能挽救更多的寶貴生命。

設 立 宗 旨

一、推動全國事故傷害防治事業及研究。
二、推動災難醫學(如九二一震災等)之資料收集、研究及防治。
三、降低國人事故傷害、重大災難之死亡率。
四、設定目標,期望在未來將事故傷害死亡人數降至十大死因第五位之後。

Logo 的 含 意

一、整個延續的繃帶,代表永續進行的防治工作,飄動的型式代表的是傷害防治及災難救助需要速度與行動。
二、繃帶上排代表各種災難,如:震災、風災、水災、空難等。
三、繃帶下排代表各種事故傷害,如:車禍、跌落、溺水、火災、中毒等。
四、中間抽象的十字,代表著醫療及救護的投入與愛心。

工 作 內 容

  • 學術研究

一、舉辦事故傷害及災難醫學相關研討會、活動。
二、贊助事故傷害及災難醫學相關學術著作。
三、支助事故傷害及災難醫學相關研究計劃。
四、建立事故傷害及災難醫學相關資料庫。
五、提供事故傷害及災難醫學相關研究生獎助學金。

 

  • 防治工作

一、騎腳踏車佩戴安全帽的推動(預計可減少80-85%的死亡率)。
二、酒醉駕車的防治(預計可減少30%的事故率及死亡率)。
三、行人安全的保障。
四、溺水的防治。
五、大眾運輸系統的安全。
六、其他事故的防治。
七、重大災難緊急救難系統的評估及建立。

基金會大事紀

2000年
10月10日    於中心診所3F會議室舉行第一屆第一次董事籌備會議。
11月07日    衛署醫字第0890022995號,正式由衛生署獲准召開董事會,並推舉邱文達先生為第一屆董事長。
11月10日    於台北凱悅2F凱寓舉行成立酒會。
12月23日    與中華民國外傷預防協會合作,合辦「航空災難專題研討會」。

2001年
6月03日    配合台北市政府環保局「鐵馬逗陣騎」活動,藉機宣導騎車安全,提供50頂安全帽暨相關教材,於活動中增設『你騎腳踏車、我送安全帽』項目,藉以宣導「腳踏車行車安全」。
8月    參訪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UCI)、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CSMC)及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s(UCLA)等外傷中心,並計畫與UCLA合作研究計畫。
9月8日    與中華民國外傷預防協會合作,合辦「傷害防治研究研討會」。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0.7-2001.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9,000多筆。
9月    獎勵「優秀論文獎」,選出兩篇並於12月25日舉行頒獎,每篇獎金新台幣貳萬元整。

 

2002年
1月21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與臺北醫學大學合辦,參加人數60餘人。
3月起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每週日在中時晚報身心健康版刊登,傷害防治相關宣導短文。
3月16日    董事長與執行長至巨群補習班,演講傷害防治相關議題。
6月25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與臺北醫學大學合辦,參加人數60餘人。
7月5-7日    與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聯合舉辦急救防災講座,約120人參加。
7月12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與臺北醫學大學合辦,對象為醫學營的學生共50人。
7月16-19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與臺北醫學大學合辦,參加人數約150人。
7月18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臺北醫學大學合辦,對象為醫學營之學生約120人。
7月21日    參加大學博覽會,設有攤位,並宣導傷害防治之觀念。
7月23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與公務人員訓練中心合辦,參加人數約80人。
7月28日    主辦injury symposium,邀請UCLA外傷中心之 Jess F. Kraus及Abdelmonem A. Afifi兩位學者來台演講。
7月30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與公務人員訓練中心合辦,參加人數約60人。
8月13-18日    與中華民國高中生醫學聯合會合辦「2002暑期健康醫學研習營」。
9月18日    與行政院衛生署及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協辦921地震記者會「從災難急救醫學談起921震災三年回顧與探討」。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1.7-2002.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10,000多筆。
10月3日    協辦實際公共衛生學專題演講,「台灣地區公共衛生的願景」,頗獲好評。
10月    舉辦「優秀論文獎」獎勵徵選活動。
11月18-20日    舉辦急救防災講座,與聯勤技術訓練中心合辦,參加人數約100人。

 

2003年
3月    接辦「防救災醫療衛生體系」科技計畫之整合與管理。
4月    至赫哲補習班演講兩場頭部外傷與安全帽的重要性,學生約400人次。
7月18-20日    參加大學博覽會,設有攤位,並宣導傷害防治之觀念。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2.7-2003.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11,000多筆。
10月    舉辦「優秀論文獎」獎勵徵選活動。
12月    至扶輪社舉辦急救防災講座。

 

2004年
1月    與萬芳醫院合作,出版『實證醫學--臨床流行病學方法之應用』。
4月    至赫哲補習班演講兩場頭部外傷與安全帽的重要性,學生約600人次。
6月    建立醫院院內緊急災害應變模式示範演練計畫。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3.7-2004.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2005年
4月18日    邀請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傷害防治中心流行病學教授Prof. Jess Kraus發表專題演講。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4.7-2005.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11月13日    與台灣神經創傷學會合作擬定「台灣版嚴重頭部外傷治療指引」草案。
11月20-23日    舉辦國際研討會,與亞太公共衛生學會(APACPH)合作舉辦「第37屆亞太公共衛生大會」。
12月24日    舉辦研討會「Symposium on Guidelines of TBI」。

 

2006年
7月22日    與真愛家庭協會 合辦『家庭老人意外骨折傷害預防研習營』。
7月    協助成立「台灣神經創傷學會」Taiwan Neurotrauma Society(TNTS)。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5.7-2006.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2007年
2月3日    舉辦研討會,與國衛院、萬芳醫院合作,舉辦「建立門、住、急診給付前十大疾病臨床診療指引會議」。
4月    與台灣神經創傷學會合作,合辦「春季神經創傷研討會」。
4月    至赫哲補習班演講兩場頭部外傷與安全帽的重要性,學生約600人次。
5月19日    舉辦研習營,與萬芳醫院合辦「醫院緊急應變及規劃種子教師研習營」。
5月    與台灣神經創傷學會合作,出版「台灣版嚴重頭部外傷治療指引」。
8月    至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營演講「機車頭部外傷之預防」。
9月14-16日    協辦國際研討會,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二屆國際神經重建外科醫學大會暨國際神經外科學會神經復健學委員會第五屆大會」。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6.7-2007.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10月26日    與國衛院、萬芳醫院合作,協辦「建立門、住、急診給付前十大疾病臨床診療指引說明會」。
11月3日    與真愛家庭協會合辦『銀髮族意外骨折傷害預防研習營』。
12月8日    與真愛家庭協會合辦『旅遊意外傷害預防研習營』。
11月21-25日    協辦國際研討會,與亞太公共衛生學會(APACPH)合作舉辦「第38屆亞太公共衛生大會」。

 

2008年
7月    主辦1st Conference on Asian-Pacific Neurotrauma Society in Conjunction with 3rd Annual Meeting of Taiwan Neurotrauma Society,會中完成建置四個亞太地區嚴重腦外傷四大主題臨床診療指引之共識,預計兩年內完成亞大洋洲區域嚴重腦外傷臨床診療指引。實為神經科學研究重大發展。
發起成立「亞太神經創傷學會」Asia-Oceania Neurotrauma Society(AONTS)。
8月18日    召開第三屆第二次董事會議。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7.7-2008.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11月6-9日    協辦國際研討會,與亞太公共衛生學會(APACPH)合作舉辦「第40屆亞太公共衛生大會」。

 

2009年
5月23-4日    舉辦Symposium on Neuro-protection and Neuro-regener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4th Annual Meeting of Taiwan Neurotrauma Society,包括國內、外基礎及臨床神經科學研究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與會,並與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簽署Letter of Intent,促進雙邊國際合作。
6月14日    舉辦研討會,與財團法人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合辦「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Biomedical Sciences」。
7月    協辦「神經修護與再生研討會」。
7月-9月    與財團法人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醫學系學生暑期研究計畫」。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8.7-2009.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12月3-6日    協辦國際研討會,與亞太公共衛生學會(APACPH)合作舉辦「第41屆亞太公共衛生大會」。
12月    捐助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Supercourse計畫,推廣並開放傷害防治相關網路課程。

 

2010年
2月1日    協辦研討會「Symposium on Current Applied Lipidomics, Proteomics and Oxidative Stress」,會中邀請多位美國匹茲堡大學學者Dr. Valerian E. Kagan 和Dr. Hülya Bayır及佛羅里達大學Dr. Kevin Wang發表演說及交流。
4月10日    協辦研討會「TMU-NIH symposium on functional MRI: applications to traumatic brain injury」,會中邀請多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學者Dr. Elliot A. Stein, Dr. Yihong Yang發表演說及交流。
5月11日    協辦研討會「Symposium on Neuroregeneration and Neuroprotectiony」,會中邀請多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學者參與。
6月    參加世界神經外傷大會ICRAN,分享台灣傷害防治經驗。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09.7-2010.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10月    舉辦「優秀論文獎」獎勵徵選活動。
10月    舉辦「特殊貢獻獎」推薦徵選活動。
11月6日    舉辦基金會10週年慶祝大會。

 

2011年
1月    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合作推廣課程,推展傷害流行病學與傷害防治課程到世界各地。
3月19日    協辦神經創傷轉譯研究國際研討會,邀請相關領域國際學者共同探討。
5月3-7日    參與亞太神經創傷(AMN)國際研討會,爭取承辦2012年第三屆亞洲太平洋國際神經創傷國際研討會。
5月    籌辦2012年第三屆亞洲太平洋國際神經創傷國際研討會。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10.7-2011.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2012年
1月    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合作推廣課程,推展傷害流行病學與傷害防治課程到世界各地。
8月17日    邀請相關領域國際學者共同探討。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11.7-2012.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2013年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12.7-2013.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9月    協辦國際外科醫學博物館台灣館,拓展國際知名度。

 

2014年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13.7-2014.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9月    協辦台灣神經創傷研討會,會中包含近30個傷害相關主題探討。
10月    撰寫「前進WHA」書籍。

 

2015年
9月    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合作,收集2014.7-2015.6全國頭部外傷之病歷共約4,000筆。
12月    籌劃撰寫書籍「台灣外傷防治發展史」。

 

2016年
5月    與社團法人神經外科醫學會共同購置辦公室。

bottom of page